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想毀掉一個孩子很容易 “貼標籤”就夠了!

想毀掉一個孩子很容易 “貼標籤”就夠了!

來源:寶貝周    閱讀: 4.4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劉翔曾因傷痛兩次退賽,被貼上了“劉跑跑”的標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是否也喜歡給孩子貼上各式各樣的標籤呢?孩子是一張白紙,經不起任何“標籤”。

想毀掉一個孩子很容易 “貼標籤”就夠了!

劉翔退役了,這個參加了38次比賽,得了36次冠軍的“超人”,被人記住的,卻是他的兩次退賽。因為傷痛,他被貼上了“劉跑跑”的標籤。

翔飛人退役了。與其說退役,不如說是解脫了,從08年奧運會的退賽風波開始,他就一直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只因為他曾是冠軍,我們無法原諒他的受傷、老去、退賽,我們叫他“劉跑跑”。

可是,我們本身就是不完美的,為何要苛責他成為一名超人?

聯想到我們在教育孩子時,也是如此,我們太習慣給孩子評價了。不是自豪地猛誇孩子,就是恨鐵不成鋼地說自己孩子是“惡魔”,什麼笨蛋、認生、小氣、內向、害羞、懦弱、暴躁、不自信等等,一串的消極評價脫口而出,甚至當著孩子的面說。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後天環境的複雜影響。在種種影響因素中,社會評價和心理暗示的作用非常之大。誇孩子、損孩子,是當前兒童教育中,典型的“貼標籤”行為。而且父母經常貼的是“負面標籤”,這是家長非常容易犯的一個錯誤。

不可否認,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會有調皮、搗蛋,或有其他許多的小毛病,但這些都是正常的。如果作父母的,總是把眼光盯住這些地方,長期抱怨自己的孩子,其實,真正出問題的,是父母自己的內心世界出現了認知偏差。

當我們給孩子貼標籤時,他會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這可以稱為“標籤效應”或“暗示效應”。之所以會出現“標籤效應”,主要是因為“標籤”具有定性導向的作用,它對一個人的“個性意識的自我認同”都有強烈的影響作用。給一個人“貼標籤”的結果,往往是使其向“標籤”所喻示的方向發展。同時,這反過來強化了“貼標籤”的人,使其更“堅定”自己的看法。

我們都知道著名的“傷痕實驗”: 實驗者通過化妝,在志願者臉上畫一道血肉模糊、觸目驚心的傷痕,先讓志願者看了效果後,藉口補妝,悄悄把傷痕擦掉了。然後帶著毫不知情的志願者到各醫院的候診室,觀察人們對他的面部傷痕反應。當志願者返回後,驚奇的現象出現了:返回的志願者,竟無一例外地敘述了相同的感受,他們感覺人們對他們比以往粗魯無理、不友好,而且總是盯著他們的臉看!可實際上,他們的臉上與往常並無二致,什麼也沒有不同!

這就是標籤的威力。孩子是一張白紙,你給他貼上“自私”的標籤,他就會變得越來越自私;你給他貼上“膽小”的標籤,他就會變得越來越膽小。我想,你一定會發現,當你為孩子貼上這些不良標籤的時候,你的孩子就會”如你所願”變成你嘴裡說的那個孩子!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