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義烏寶寶出生14天,全身換血2遍!

義烏寶寶出生14天,全身換血2遍!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母乳性黃疸的機制比較複雜,其中之一與母乳中b-葡萄糖醛酸酐酶活性有關,如果活性過高,會讓寶寶體內已經被排出到達腸道的膽紅素,再次重新吸收回血液中,從而造成黃疸。國際上新生兒專家們的主張:這種母乳性黃疸不需要停…

原標題:義烏寶寶出生14天,全身換血2遍!

明日天氣

5月28日

陰 20℃~27℃

來源| 金華日報、浙大四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

新生兒黃疸

是十分常見的現象,

很多寶爸寶媽對此容易掉以輕心,

但其實嚴重的新生兒黃疸有致命的危險!

義烏寶寶出生14天,全身換血2遍!

義烏有一位“虎爸”得知剛出生14天的兒子黃疸指標高後,不聽醫生建議,沒有及時干預,結果寶寶險遭膽紅素腦損傷的危害,全身換了兩遍血!

最近,浙大四院新生兒監護室收治了這名“小黃人”。寶寶全身面板黃染明顯,血清膽紅素高達510µmol/L,診斷為“重度高膽紅素血癥”,有極大的風險合併膽紅素腦病,對孩子的神經系統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經浙大四院兒科首席專家杜立中教授,兒科馬鳴、王月紅緊急會診,認真研判,決定實施新生兒換血術。

義烏寶寶出生14天,全身換血2遍! 第2張

醫生給寶寶進行強光照射的同時,緊急聯絡義烏中心血站尋找血源。在血站和檢驗科的大力支援下,5月8日凌晨,換血工作有條不紊展開。

在整個過程中,醫護人員嚴格按照換血指徵和操作流程,嚴密監測患兒生命體徵,一管管鮮紅的血液自外周動脈緩緩抽出,新鮮血液從靜脈緩慢輸入,持續保持進出勻速。

整個換血過程持續了2個小時,換血量達600毫升,相當於患兒全身血容量的2倍。

義烏寶寶出生14天,全身換血2遍! 第3張

換血療法是治療重度高膽紅素血癥最迅速有效的方法,可及時換出抗體和致敏紅細胞,減輕溶血,降低血清膽紅素濃度,防止膽紅素腦病,同時糾正貧血,防止心力衰竭。但也有繼發感染、心率衰竭、電解質紊亂、出血等風險,如掌握指徵、嚴格按照換血操作流程,該項技術相對還是安全的。

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及照護,“小黃人”成功蛻變為“小超人”,目前神經系統評估正常,順利出院,進行門診隨訪。

義烏寶寶出生14天,全身換血2遍! 第4張

出院時,這位年輕“虎爸”說自己後悔極了。原來早在多日前,他在當地醫院就診時,兒科醫生告知他寶寶黃疸高,需要住院觀察。但被他拒絕了,在他眼裡新生兒黃疸是常事,回家晒晒太陽就行了。

此次來到浙大四院,是因為護士提醒他要帶孩子回院做新生兒疾病篩查採血,沒想到這一查發現了問題的嚴重性。

關於新生兒黃疸,新手爸媽應該知道

1

黃疸是怎麼來的?

新生兒黃疸是指由於血清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未結合膽紅素水平升高,出現以面板、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

出生前,為適應宮內缺氧環境,胎兒的紅細胞比較高。出生後,寶寶們建立自主呼吸,有了更充分的氧氣,這時不需要那麼多的紅細胞。

這麼一來,相當一部分紅細胞要被破壞,產生血紅素,這就是黃疸膽紅素的來源。通過一系列代謝,最終變為膽紅素。所以在出生後早期,膽紅素水平會明顯提高。

剛出生的寶寶肝臟功能還不完善,沒法代謝掉體內多餘的膽紅素,演變出了肉眼可見的黃疸。

幸運的是,大多數新生兒得的都是生理性黃疸,不需要特殊治,並且不會對寶寶產生傷害。

2

為什麼有的黃疸退不掉?

一般來說出生後3—5天,黃疸達到高峰值,多數嬰兒會在出生後的兩週慢慢退去。

如果是早產兒,退黃疸時間長一些。還有一些其它的因素,比如小嬰兒吃奶吃得特別少拉出去也少,黃疸也會退得慢些。

通常來說,有三種主要原因會導致黃疸值過高,遲遲退不下去。

一是溶血,比如說媽媽O型,小寶寶A型或者B型,那就有機會產生ABO血型不符產生溶血(發生概率不高),一旦溶血,大量紅細胞破壞,那就會導致大量膽紅素的來源增加,肝臟來不及處理,黃疸就會很高;

二是肝臟不夠成熟,特別是早產兒,出生後肝臟處理膽紅素的能力很低,膽紅素也會堆積起來;

第三個原因比較少見,先天的膽道閉鎖,導致膽紅素排不出去。

3

十個寶寶九個黃,黃疸高可怕嗎?

有些家長以為,每個嬰兒生下來都會黃,多晒晒太陽就好了。黃疸過高了放任不管,有可能就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研究發現:膽紅素水平如果高於正常值許多,會透過血腦屏障跑到中樞神經系統,膽紅素過高會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毒性。

治療黃疸的目的,就是要防止過高的膽紅素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

膽紅素水平過高引起的腦損傷,往往會引起腦神經核的損傷,多數表現為運動功能障礙,比如說長大以後手足運動不協調,甚至是腦癱,還有聽神經損傷引起耳聾等等。其他影響還包括學習障礙、孤獨症等等。

所以,一定要重視升高的黃疸!

治療黃疸降低膽紅素的手段主要包括 藍光照射、藥物治療、換血治療。

臨床使用最普遍的是藍光照療法,全球近50年的臨床經驗證實了光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家長們不必擔心藍光照射會給小寶寶帶去不良的副作用。

4

母乳性黃疸怎麼辦??

母乳性黃疸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母乳餵養不當所引起的黃疸。

出生後一兩個星期,因為母乳缺乏,小寶寶吃奶吃得少,所以黃疸退得慢,因為吃得少就排得少,根本原因是母乳餵養不足引起的。這種黃疸只要加強母乳的量,給寶寶多吃即可。如果真的母乳不夠的,可以適當選擇配方奶。

第二種是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的機制比較複雜,其中之一與母乳中b-葡萄糖醛酸酐酶活性有關,如果活性過高,會讓寶寶體內已經被排出到達腸道的膽紅素,再次重新吸收回血液中,從而造成黃疸。

因此,部分小寶寶甚至到出生後的三個月,因為一直在喝母乳,黃疸一直退不掉,這個叫母乳性黃疸。

研究發現,喝母乳的小寶寶跟吃配方奶的小寶寶相比較,喝母乳的小寶寶黃疸的確退得慢一些。但是,這種情況下黃疸對身體沒有傷害。

國際上新生兒專家們的主張:這種母乳性黃疸不需要停止母乳餵養,監測膽紅素水平就行。

母乳是給寶寶最最珍貴的禮物。母乳性的黃疸對寶寶的身體沒有危害,寶媽們對此不需要太過擔心,但一定要記得進行膽紅素水平的監測。如果達到臨床需要治療和干預的標準,則需要及時上醫院。母乳性的黃疸一般都不會達到這個水平,所以母乳性黃疸基本上不需要做任何特殊處理。一般不主張停母乳、也可以按時進行預防接種,至於藥物干預,目前尚無很強的循證醫學證據,故不推薦。

點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點在看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