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寶寶肉呼呼得很可愛,是肥胖嗎?

寶寶肉呼呼得很可愛,是肥胖嗎?

來源:寶貝周    閲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肉呼呼得很可愛,但是寶寶肉呼呼的真的健康嗎?孩子長得快、長得胖,健康嗎?過年吃得不錯吧?你和娃都養得白白胖胖吧?

“按照中國傳統觀念,1歲內的孩子長得快、長得胖,是餵養好的表現。但父母、祖輩們忽略了一個問題:嬰幼兒肥胖。”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兒童與青少年保健科主治醫師王俊麗表示。

嬰兒肥胖如何分辨?

體重大=肥胖。這是很多人的認知。

但這個標準對嬰幼兒肥胖,不適用。

“體重作為即時指標,有太多混雜因素。”王俊麗醫生介紹,如吃飽前後、拉臭前後,測量數值有差異。同時,娃娃身體含水量大,若是病了,體重會大幅下降,病好後又快速增長。家長很容易只看到前面掉的數,卻忽視了後面的增長數。這可能導致父母過於擔憂,而出現過度餵養。

從嬰幼兒餵養角度看,臨牀醫生更關注身長,這是孩子長期營養的“觀察指標”。

推薦2006年版世界衞生組織(WHO)的生長曲線圖。“建議家長定期給孩子測量身高、體重,並在生長曲線圖上畫成曲線,觀察生長趨勢和軌跡。”

一般,體重從過低→正常→超重→肥胖(輕度、中度、重度)。一旦越過正常範圍,各種健康風險就會增加。

下圖是WHO的“0~2 歲男孩體重-身長生長曲線圖”。一個簡單粗暴的判斷標準是:孩子的體重-身長比值,比曲線“2”還高(如燕小六用紫色粗線所繪)。

此時,父母就要警惕:娃娃體重太大、身高不足!要到兒童保健門診諮詢、干預。

寶寶肉呼呼得很可愛,是肥胖嗎?

此外,生長曲線趨勢長期跟隨“0”以上的某條曲線前進,在相對穩定的範圍內,多屬於正常,不要過分焦慮。

肥胖,從嬰兒開始

你還能記起,自己是從啥時候圓起來的:18歲考入大學,開始夜夜夜宵時?25歲嫁了人,不愁走形沒人要時?28歲懷上娃,信奉多吃才能長得壯時?

錯!你還在媽媽肚子裏時,就已經被決定:以後是骨瘦如柴白骨精,還是喝水長肉胖大白。

有調查顯示,媽媽孕期體重增長≥15 kg,孩子的肥胖風險會增加。

有人説,嬰幼兒肥胖與消化功能不完善、輔食添加等因素有關。這些問題解決了,孩子會瘦下來。也因此,有些嬰兒肥的孩子,慢慢會“抽條”。但是,大量研究發現,0~6個月體重增長速度過快,兒童期變胖的機率非常大。

上海1996年針對0~6歲兒童肥胖的調查表明,348例肥胖兒童開始發胖的年齡,50%在1歲以內。

深圳1項0~7歲肥胖調查結果也發現,30.7%的肥胖兒童是出生後4個月內,一路肥肥肥。

或許你會説,小時候胖一點沒關係。長大了、管住嘴,會瘦的。

圖樣圖森破。在胎兒後期,脂肪細胞的數量和體積增加是一生中增幅最快的。且,脂肪細胞一旦形成,就不會消失。為此,有研究發現,嬰幼兒時期圓滾滾,長大後肥胖的危險性為14%。而體重正常的娃娃,成長為“肥胖成人”危險,為6 %。

結合多項研究,不難發現:預防嬰兒期肥胖的重點之一,是防住4 個月以內的肥胖。

多少胖寶寶,是“強喂”出來的!

王俊麗醫生指出,嬰兒肥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其中,父母、祖輩的“強喂”,是突出問題。

第一,0~3個月,本身就是孩子體重呈火箭般增長的時期,輕輕鬆鬆翻一番。平均增幅達3公斤左右,身長會增加10~15 cm。

到4~6個月,孩子的體重和身長增速開始減緩,胃口也不如原先隨時隨地要吃。即,進入所謂的“厭奶期”。此時,身長增長每月只有1~2 cm,體重可能每月長不到1斤。

寶寶肉呼呼得很可愛,是肥胖嗎? 第2張

由此就導致第二個問題:強喂。

● “看着孩子不長了,我擔心TA不夠吃。所以只要孩子哭,就給奶。”有的媽媽説。

● “兒保醫生説,奶水越喂越有。雖然自己累,只要孩子能吃飽,值了!”有的媽媽説。

● “我也不想一直喂!但奶奶、外婆、月嫂都説,孩子哭就是餓……”還有這樣的。

寶寶出生後的最初2周,醫生確實會建議,適當增加母乳餵養頻次,以維持母乳量。但2周後,就不建議這麼做。

“母乳餵養是按需哺乳,孩子餓了就吃。這乍一聽是沒啥問題的。但在實際生活中,喂得太頻,媽媽缺乏休息,會非常疲憊,孩子也不易養成有節律的生活作息。其次,孩子哭鬧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拉了、尿了、不舒服了、孤單了。媽媽應該先逐一排除以上可能,最後才考慮是不是餓的。”王俊麗醫生説。

而對配方奶餵養的孩子來説,嚴格要求餵養間隔。哪怕一頓只是吃了50 ml,胃腸道消化時間至少要40~60分鐘。若一味給孩子灌,胃腸道沒有休息時間,會傷害消化功能。

且,長期過量餵養,會逐步提高嬰兒的飽食閾值——也就是越吃越多,胃口越來越大。

醫生建議:

1.對人工餵養/混合餵養的孩子,兩餐間隔應儘量維持在2小時;

2.對母乳餵養的孩子,應有意識拉長兩次母乳的時間。這樣做有助於養成節律性的餵養習慣,形成好的生活規律;媽媽也會輕鬆些。

提前中斷母乳餵養、過早添加輔食,等於提前開始培養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這是嬰幼兒期促成單純肥胖症的一種餵養模式。

有研究發現,母乳餵養是兒童肥胖的保護性因素。純母乳餵養的兒童,到學齡期發生肥胖的概率較其他餵養方式的兒童減少20%。

説人話是:喝母乳的孩子,胖的少;喝母乳時間越長,胖得越少。

此外,據説,“話癆”媽媽養出來的娃,少肥胖。這難道是因為媽媽話太多,娃早早開始思考人生,忘了喝NEINEI?

4 嬰兒肥,影響長期發育

最後再嘮叨兩句。如今,認為“胖=營養好”的人,應該不多了吧?

大量研究表明,胖得越早,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代謝物體、骨性關節炎及部分腫瘤的發病,也會提前。同時,肥胖娃發生哮喘和睡眠呼吸障礙的機率,明顯高於正常體重兒童。

再來看看運動發育。體重大,四肢多肉,娃的活動能力會受限,坐、爬、站等能力的發育,有可能落後於正常嬰兒。放長遠來看,沉重的身體會加重下肢關節負擔,孩子可能早早患上腰椎過度前凸等。

對孩子來説,更可怕的是“精神影響”。肥胖孩子更易被嘲笑、戲弄、取綽號,孩子進而吃得更多、運動更少、更難融入集體。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