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與其懲罰與責備,不如嘗試自然後果

與其懲罰與責備,不如嘗試自然後果

來源:寶貝周    閲讀: 2.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與其懲罰與責備,不如嘗試自然後果

一個簡單的理念則是:與其懲罰與責備小朋友,不如讓他們自己嘗試與“享受”錯誤行為所帶來的自然後果。因為,在美國媽媽心目中:

- 懲罰與責備小朋友,其實是自己育兒無能的一種表現;

- 相互關心的親子關係中,是沒有懲罰的;

- 懲罰不解決問題,反而影響了小朋友對自己錯誤行為的反思。

入鄉隨俗,媽媽來美8年多,學習美國風俗文化的同時,也在努力學習着美國媽媽們的育兒方式,也可謂是明明是實驗、而亮亮是實踐吧!雖説嘗試自然後果貌似順其自然之事,但如果媽媽做對了,小朋友也是會受益匪淺的,三個小實例便是:

【自己嘗試最重要】午餐前要洗手了,媽媽告訴明明“去衞生間洗吧,媽媽剛用過廚房的水籠頭,還是燙水”,明明不聽,執意要搬着椅子在廚房洗,媽媽説了三次都沒有任何效果,於是便説“那你在廚房洗吧,燙了別哭哦”(水是温熱的,不會燙傷),明明打開水籠頭,熱水衝在手上時把自己嚇了一跳,趕緊把手縮了回來,搬着椅子直接去了衞生間。

【給出選擇而後行】媽媽獨自帶着明明去超市,小朋友在貨架間跑來跑去,媽媽便給出選擇,“要麼幫媽媽拿要買的食物,要麼就好好走,不許亂跑”;明明不聽,於是媽媽又給出一個選擇,“那要不要坐進購物車”,明明還是不同意,繼續跑;最後,媽媽警告小朋友,“再亂跑下次不帶你來超市了”,明明認為媽媽只是説而不會做,繼續不聽。勉強購完物回家了,第二天媽媽要去另一家超市買日用品,明明也説“要和媽媽去”,媽媽回答道“昨天説了,不再帶你去超市,今天你和爸爸在家”,説完媽媽就走了,自覺理虧的明明,也沒有哭,更沒有鬧,這就是不聽媽媽話的後果吧!

【告知補救的方法】很多時候,與其懲罰或責備明明,不如告訴小朋友補救的方法。雖説哥哥經常是照顧着弟弟、有玩具也是和弟弟一起分享的,但偶爾的幾次,明明也會從弟弟手中搶下自己喜歡或想玩的玩具,結果便是惹得弟弟一通哭;三歲的小朋友,正是物權的敏感期,搶弟弟的玩具也算是在情理之中吧,因此媽媽沒有批評哥哥,或者告訴明明“如果惹弟弟哭,就要去罰站”,而是教給小朋友補救的方法,“快給弟弟一本書,弟弟就不哭了”。

媽媽最後語:雖説媽媽一直在努力地學習着,但對於叛逆期的明明,要説完全沒有懲罰與責備,那是不可能的,畢竟媽媽也是凡人,耐心總有耗盡之時,脾氣總有暴躁之初;但責備與懲罰之後,通過對小朋友的觀察,媽媽的切身體會則是,明明受到媽媽的懲罰,從而就減輕了小朋友對自己錯誤行為的內疚感,並且明明認為“懲罰”是可以抵消他的“罪行”,於是便可以更心安理得地重複自己的錯誤。總而言之一句話,懲罰與責備,只可以解決眼前的問題,對於沒有終點的育兒之路,是絲毫沒有效果的。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為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