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5年培養百萬孝子是應試教育翻版

5年培養百萬孝子是應試教育翻版

來源:寶貝周    閲讀: 1.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5年培養百萬孝子是應試教育翻版

據《新京報》10月31日報道,10月30日,中華小孝子培養工程在中國兒童中心啟動。中國倫理學會慈孝專業文化委員會計劃用五年時間,在全國培養百萬4至6歲的中華小孝子,並倡議天下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有孝心,為孩子做孝道榜樣。

毋庸諱言,時代需要孝的美德。但全社會也應該明白,孝道的培養是不能速成的,“孝子”的稱號是不能輕易“頒發”的,孝敬和應試、量化的結果是不能劃上等號的。

有幾個概念,普通老百姓或許弄不清它們的關係,但推出“中華小孝子培養工程”的中國倫理學會慈孝專業文化委員會想必是清楚的。比如,“孝的知識”和“孝行”之區別;“孝的行為”和“孝子”之不同;“孝的教育”與“孝的檢驗”之異位。

試拿其中一個問題進行説明,“孝的知識”固然可以教授與學習,但“孝行”卻需要長期的踐行。4至6歲的孩子,學點初級知識可以,小範圍、淺層次展示孝心也不難,但他們這個年齡段的人真的會懂得孝敬的深刻內涵嗎?這些孩子學得精、做得好,大人們可以感到欣慰,更應該繼續引導,但過早給他們貼上“素有孝行”乃至“中華小孝子”的標籤,未必草率。

何必孜孜於“中華小孝子”的名號呢?“中華小孝子培養工程”可以推行“孝的教育”、傳授“孝的知識”、提倡“孝的行為”,至於該工程的結果,則必須由家長來檢驗、由社會來檢驗、由時間來檢驗。相反,假如“中華小孝子培養工程”從一開始就衝着“培養百萬4至6歲的中華小孝子”而去,那麼在知識的傳遞上就必然直奔考核的目標,在對孩子的行為要求上就必然需要儘快符合“認證”的要求,在對社會的交代上就必然以功利為第一考量,這和文化知識上的應試教育有什麼區別?這種違背教育規律、以假象呈現成績的培養方式,對孝文化、孝傳統而言,無利而有害。

就在這幾天,剛剛曝出深圳公務員廖天野打父母這一重磅新聞,廖天野在學校學業優秀、在單位彬彬有禮,為何在孝道上犯下大錯?這不是因為“孝的知識”的匱乏,而是由於“知行脱節”,其背後則有着深厚的社會背景問題——孝,很容易被名、利、壓力、表象所打敗而遭擯棄。不解決這類社會問題,社會很容易傳遞孝的知識,卻很難傳承孝的文化。

“百萬小孝子”不是5年就可以培養出來的,中國倫理學會慈孝專業文化委員會沒這個能耐。理性地説,我們希望該委員會多做事、踏實做事,但不支持其制訂不切實際的目標。也許,該委員會最該做的,並不是把自己當作幼教機構直接去教育孩子們,而是應該去推動社會的大人們、機構們,使孝者完勝不孝者,讓社會先形成重視孝道的風氣。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