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孩子不好帶,因為你總説“不可以”

孩子不好帶,因為你總説“不可以”

來源:寶貝周    閲讀: 8.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媽以後,你和孩子説得最多的話是啥?——“不”及其衍生詞(比如不可以、不能、不要、不行等),首當其衝啊:

原標題:孩子不好帶,因為你總説“不可以”

當媽以後,你和孩子説得最多的話是啥?

——“不”及其衍生詞(比如不可以、不能、不要、不行等),首當其衝啊:

“不要爬高!危險!”
“不可以再吃零食了!”
“不能亂丟玩具!”
“不要鬧了!”
“不要哭了!”
……

孩子不好帶,因為你總説“不可以”

不怨咱,孩子從會坐、爬、走開始,孩子會的技能越來越多,同時還伴隨着各種敏感期的到來,總能時不時惹出點幺蛾子,有時候為了快速滅火、保護孩子的安全、或是體現咱當家長的權威,“不可以”超容易脱口而出。

但結果怎麼樣呢?

很多人家裏有《大衞不可以》這套繪本,就是大衞媽媽總在和兒子説“不可以”、“不要”、“不行”的繪本。

這套書特有魔力,反正我家小葉子看着看着,基本快把“不可以”的本事都掌握了,比如“扣鼻屎”的動作……誰讓這套書的所有配圖,都是大衞各種調皮搗蛋的逼真畫面呢:)

孩子不好帶,因為你總説“不可以” 第2張

我們日常和孩子説“不”,效果也差不多:

拿小葉子來説,前天中午帶她出門吃飯,一進電梯,突然失心瘋一樣,大哭着説“不去”,電梯門開了,她也不讓我和她奶奶出來,抱着我倆的大腿不放,繼續嚎。

“你這樣不可以啊!”我家奶奶脱口而出。

其實我內心也是這樣想的,不能在哭鬧時輕易妥協,要不以後她就知道這招管用、一有什麼不順心就哭鬧。

可是光説“不可以”,根本沒有用:小葉子還是繼續抱大腿,我和奶奶誰往前走一步,她就攔着誰,嘴裏大喊,“不去!不去!”

生活中這樣的場景太多了,越不讓孩子幹嘛,就越容易越來勁兒,簡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衝突的當下,我們也很容易給孩子貼上“不聽話”、“調皮”、“淘氣”的標籤。

孩子不好帶,因為你總説“不可以” 第3張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配合、我們又該怎麼做呢?

心理學有個非常有名的“粉紅大象”實驗,閉上眼睛,和自己默唸3遍:

“不要想象一隻粉紅色的大象!”
“不要想象一隻粉紅色的大象!”
“不要想象一隻粉紅色的大象!”

然後睜開眼睛……

你的眼前是什麼呢:)

知道“不”的威力了吧?

孩子不好帶,因為你總説“不可以” 第4張

孩子不好帶,因為你總説“不可以” 第5張

孩子對“不”的不理會甚至反其道而行,是由人類的大腦機制決定的:對於“不……”這樣的指令,我們的大腦,會自動屏蔽“不”,執行“不”後面的部分。

所以,要讓孩子“聽”,咱們不能只會一招,必須換些方式,既好聽、又有效。和大家分享我的幾個小經驗:

1

先多問自己“為什麼”,再來和孩子説。

孩子為什麼又哭又鬧呢?
她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
她是餓了、不開心了、還是累了?

越小的孩子,越不懂得直接用語言去表達需求,所以如果我們多想幾個“為什麼”,就可能挖出孩子真實的需要。處理行為和處理需要,就好比滅掉一團小火和找到火源的關係,治標才能治本。

比如小葉子拒絕出去吃飯這件事,我就在想:她是不餓嗎?她是不喜歡我們説的那家餐廳嗎?她是不想出去吃嗎?她是困了鬧情緒嗎?

我把這些問題再拋給小葉子:

“你是不想出去吃嗎?”
繼續哭……
“你是想睡覺了嗎?”
繼續哭……
“你想吃速食店還是麪點王?”
“我要吃麪點王!!”

啊!卡在這兒,我這才發現,原來小葉子聽到我們要去素食館,覺得太遠了要走很久,她想就近吃,只是沒表達出來……

孩子不好帶,因為你總説“不可以” 第6張

2

給孩子有限選擇。

給孩子兩個選項,既能讓孩子感受到自主權,同時選項大人也能接受。

比如當孩子不肯穿衣、光着屁股跑的時候,與其説,“不可以!”不如拿出兩件,“紅色和粉色,你要穿哪件?”“你要自己穿還是媽媽幫你?”

帶孩子去超市,孩子鬧着想要零食,可以讓孩子在兩種健康食物中做選擇:“你要買草莓還是橙子?”如果孩子不同意,“買草莓還是什麼都不買,你來決定。”

該回家了還是不肯離開滑梯,與其説“不可以!下來,我們走!”不如説,“你要再玩3分鐘還是5分鐘”、“你要自己下來還是媽媽抱你下來”、“你要和媽媽一起回家還是自己回?”

總之,讓孩子明白他們可以自己選擇,但是不適當的行為是不能被接受的。

孩子不好帶,因為你總説“不可以” 第7張

3

用另一種方式説“不”。

“不”並不是不能説,也不是完全無效,只是説多了特別像“狼來了”,不如留在真正危險、或者需要更本能的反應的時候。

很多時候,拒絕孩子,可以有很多更好聽的“套路”嘛!

比如小葉子有天打開我的櫃子,發現了零食,那是我為了開線下課準備的,她問我,“媽媽我可以吃餅乾嗎?”我沒有説“不”,而是心機地説,“可以啊,你可以吃廚房小櫃子裏的餅乾!”

有天她又突發奇想了,“媽媽我想去淘氣堡”,機智如我:“可以啊,我們週末就去,爸爸媽媽帶你一起!”

我正忙的時候她讓我讀故事,“可以啊寶貝,來幫媽媽數這個表,這個針到了這個位置,媽媽就來,你先去挑挑想讓媽媽讀什麼書。”

嘗試一天中不説“不”,你能想到多少種替代的方式呢:)

孩子不好帶,因為你總説“不可以” 第8張

4

重新指示孩子的行為。

有些時候,孩子做的看似“調皮搗蛋”的事,實際是在進行探索,或是用錯了場合。所以只要稍作調整,重新發出指引,就能起到“立規矩”和“保護探索欲”的雙重目的。

比如1歲多的孩子,正在用木勺子敲玻璃——

我們可以説,“來,寶寶,到這個鼓上來敲打,把這個地鼠敲下去。”

比如2歲多的寶寶,撿起石塊朝其他小朋友扔了出去——

我們可以説,“來,寶寶,把石塊扔到這個桶裏”、“把石塊放在那棵樹下。”“來,給你皮球,往牆上扔。”

孩子不好帶,因為你總説“不可以” 第9張

5

改變環境。

相比直接説不,創造一個新環境,經常能讓孩子自動進入狀態,有點類似“轉移注意力”。

比如小葉子不肯脱衣服去洗澡的時候,只要把洗澡的環境稍微改一下,家裏最近買了一些海洋生物模型,我拿起來,“哇到了小海豚小鯊魚洗澡的時間啦!走嘍我們下水嘍!”小葉子就屁顛屁顛地跟過來了。

她和小朋友一起爭搶玩具時,偶爾我也會指向一個新地方,“快看,在這個沙坑裏好像能挖到好玩的東西。”孩子們就被吸引過來了。

小葉子上車不願意做安全座椅時,我也曲線救國,在安全座椅前,提前準備好一個掛袋,放上她喜歡的玩具卡片、玩偶或者裝飾物,自然而然地就老實坐了。

孩子不好帶,因為你總説“不可以” 第10張

6

在遊戲中讓孩子合作。

和孩子一起玩小遊戲,也是個好方法。

在小葉子説“不”、開始和我對立的時候,我特別常用的一招是:撓癢癢。不管多緊張,一撓癢癢,它就會笑得嘻嘻哈哈,氣氛沒那麼僵,再來溝通就容易多了。

她不想穿衣服的時候,我嘗試過進入“衣服”的角色,“你看我多可愛呀!我打賭你穿上我,一定好漂亮呢!我要上來了哦!”小葉子又咯咯咯咯了……

當她出門,説好抱一段,沒過多久又讓我抱,慢慢我有了經驗,表演力爆棚“我打賭你沒法自己走到前面的路口!”“我打賭你沒有媽媽跑得快!”加上了一點競爭、打賭遊戲,小葉子又覺得有趣了。

孩子不好帶,因為你總説“不可以” 第11張

當我們想着去制止、懲罰孩子,可以有100種方法,可當我們想的是可以如何更好的去幫助孩子,讓孩子學會合作,也能想到100+種方法。感覺帶個孩子,自己智商情商都見漲啊:)

大家身經百戰的經驗中,有什麼好方法代替和孩子説“不”嗎?歡迎文末分享給我哦!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