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帶寶寶就診前的準備工作,不只是早起那麼簡單

帶寶寶就診前的準備工作,不只是早起那麼簡單

來源:寶貝周    閲讀: 9.2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生病了,要去看醫生。首先要早起去掛號,準備好寶寶的隨身物品,想好去醫院怎麼跟醫生描述寶寶的病情……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總是免不了要去醫院看醫生。為了避免就診時的慌張無措,家長到底該準備點啥呢?

帶寶寶就診前的準備工作,不只是早起那麼簡單

寶寶生病了,要去看醫生,家長提前應該準備點什麼呢?

首先要早起去掛號

準備好寶寶的隨身物品

想好去醫院怎麼跟醫生描述寶寶的病情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總是免不了要去醫院看醫生。為了避免就診時的慌張無措,家長到底該準備點啥呢?

當然,在説準備工作之前,必須先來説説那些讓醫生都忍無可忍的就診“致命傷”。

家長只有避免這些就診誤區,才能幫助醫生做出準確的判斷,並且更好地提高就診效率。那麼,到底有哪些“致命傷”需要家長去規避呢?

家長對寶寶發病的時間點描述不清。

以寶寶發燒為例,很多家長帶寶寶看醫生時就會跟醫生説“寶寶發燒咳嗽”,那麼到底是先發燒後咳嗽,還是先咳嗽後發燒,家長卻沒辦法給出準確回答。因此,即便家長表現得非常着急,對醫生來説卻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家長對寶寶的病程沒有記錄。

在問診過程中,醫生最怕聽到的就是“老咳嗽”“一直髮燒”“總不吃飯”等這種概括類的描述。當醫生詢問寶寶病情時,如果家長因為沒有對寶寶的病程做詳細記錄,而對寶寶最初的發病症狀、體温變化、進食情況等等,一問三不知,同樣對醫生診斷沒有任何幫助。

用藥太馬虎。

醫生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問及家長“寶寶就診前都用過哪些藥物?”,很多家長就會説“紅瓶的”“藍瓶的”“上次開的”,這樣模糊不清的回答,並不能讓醫生理解這些藥物的具體指向,同時可能還會影響醫生的診治。


瞭解了這些就診時的錯誤行為之後,為了配合醫生更好地診斷和治療,帶寶寶就醫時,家長到底該做哪些準備工作呢?

家長要提前對病情的敍述做好準備。

家長可以充分利用從家到醫院的這段時間,對寶寶的病情進行大致的回顧和梳理,比如從發現寶寶不正常到現在都出現了哪些狀況,做了哪些護理。家長需要按照時間順序對這一系列的情況進行語言梳理,避免向醫生描述時因慌張而表達不清,影響醫生的診斷。

家長應在就診過程中對病情進行詳細地描述。

就診前,家長應該仔細觀察寶寶生病時的所有狀況,並進行相應的記錄,包括生病的準確時間、病情的發展、體温變化、家庭緊急用藥情況等等,而以上這些情況都需要家長在就診時如實且條理清楚地向醫生説明,這樣醫生才能快速準確地做出判斷。

家長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切勿糾結。

現在很多家長都在誠惶誠恐地養育寶寶,尤其是當寶寶身體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的擔憂會直接轉化為糾結,對醫生的診斷也充滿了懷疑。家長的這種心態會直接影響醫生的診治效率,不僅浪費了時間,還達不到問診效果。

這時,家長要摒棄焦慮狀態下的猶豫心理,只需要把寶寶的實際情況如實告訴醫生,由醫生進行診斷,並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即可。


帶寶寶就診時,家長的所有準備工作都是為了讓醫生更加全面地瞭解寶寶的病情。但是想要更快更準確的完成診斷,還需要寶寶的配合。那麼,面對那些對醫院和醫生充滿恐懼的小寶寶們,我們該如何讓他們配合呢?

首先,家長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

家長要知道,寶寶抗拒去醫院或者到醫院哭鬧的這些反應都是正常的,家長如果因此笑話他或者像他一樣驚恐緊張,只會讓寶寶對醫院產生更強的抗拒和恐懼。

家長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靜,將寶寶的病症有條理地向醫生表述清楚,並配合醫生的診斷治療就足夠了。

其次,讓寶寶順利完成就醫,需要醫患共同努力。

如果寶寶看到醫生就躲閃,此時醫生最好先跟寶寶交流一些他能接受並且感興趣的事情,比如可以讓寶寶摸摸醫生的聽診器,並用聽診器聽聽媽媽的胸廓等等,慢慢地引導寶寶去接受這些醫療器械,這樣才能順利地完成寶寶口、鼻等這些特別敏感的器官的檢查。

這時,如果寶寶還是抗拒的話,家長可以在旁邊配合,比如當醫生的模特,讓醫生檢查自己身體的某個器官,給寶寶做好示範作用。

最後,帶寶寶就診前,如何讓寶寶有心理準備呢?

其實,對於比較小的寶寶,他們並不能理解“去醫院”是什麼意思,這時家長無需刻意提醒或解釋,只要在進入醫院之後讓他慢慢適應即可;

如果是3歲以上的寶寶,家長可以提前跟寶寶説去醫院的目的是什麼,比如“我們要去看醫生,因為你嗓子不舒服”,這樣他就會明白去醫院是讓醫生幫忙解決問題的。

説了這麼多,小編還是要強調一下帶寶寶就診的一些要點,希望對各位家長有些幫助:

家長一定要對寶寶的病程做好記錄,並按照時間順序條理清晰地向醫生説明;

家長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把自己的擔心憂慮傳染給寶寶;

寶寶抗拒醫院或到醫院哭鬧都是正常反應,切勿指責或批評寶寶。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